2019年,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要求,努力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法治化和规范化,为港城五个升级版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秩序环境,为开展新时代“三超一争”、聚焦聚力“三标杆一率先”提供有力保障。现将我局2019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 强化法治建设组织保障,优化考核评价
(一)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法治建设各个方面,落实好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制。年初结合工作实际,印发了《2019年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法行政工作要点》,就法治建设与依法行政方面的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分解责任、加强督促考核,确保各部门各司其职将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同时,根据机构改革、人事变动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对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成员进行调整,始终确保全局依法行政工作组织领导体系的健全完善。
(二)保障队伍建设。注重法治培训,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筹推进依法行政的要求融入业务条线专题培训中,实现法治思维、业务内容、培训人员全覆盖,全面提高干部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完善领导班子集体学法制度,推进中层干部法律知识培训制度。将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带头学法作为依法行政学习培训工作的重点和在全局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加强法治队伍建设,以执法队伍能力建设为核心,开展行政执法重大疑难问题研讨活动。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典型案例竞赛,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国家总局组织的全国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知识竞赛、“12315”技能大比武等活动。明确各基层分局加强所属行政执法人员的学法教育工作,并纳入基层分局依法行政考核内容。
(三)优化考核评价。改进依法行政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依法行政工作年度考核细则,将依法行政工作责任制纳入科室分局绩效考核体系,注重依法行政工作日常分析。各基层分局要及时上报普法宣传、行政调解等法治信息展现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机关各科室要将业务工作与依法行政紧密结合,及时归纳总结基层依法行政工作经验,要重部署、重督查、重归纳、重提升。同时,将依法行政情况作为干部考核重要内容之一,积极探索和建立推行中层干部依法履职能力考核制度,强化干部的法治思维、意识的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行政权力制度管理,推进公开透明
(一)完善权力清单目录。按照市委明确的改革任务和路线图、时间表,整合市场监管、知识产权、物价、商务、粮食流通职责,以“三定”方案为依据,全面梳理职能职责,厘清上下事权,划清内部职责,确保机构改革后监管执法一体化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对照《江苏省行政权力事项调整汇总表》,调整新增权力事项45项,取消权力事项88项,修改权力事项421项;完成权力事项迁移,认领各类权力事项46项(其中科技局3项,物价局25项,盐务局18项)。围绕市委部署全力推进乡镇综合执法体制改革,下放原由市场监管部门行使的44项行政处罚、3项行政强制措施(主要涉及广告、无证经营、食用农产品、食品摊贩及食品小作坊)。
(二)推进“三项制度”落实。为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促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推进市场监管法治建设,在依法行政的关键节点,制定并出台《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公示办法》《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办法》《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明确工作要求,提出实施意见,推动“三项制度”的全面落实。
(三)强化执法主体管理。建立执法主体及执法人员信息库,按照司法局统一安排部署,组织全局执法人员参加换证和申领考试,并对全局执法证情况进行数据梳理、信息核对,及时注销退休、工作调动人员的执法证。同时做好新进公务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进一步充实执法队伍。目前,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共有234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3名。
(四)加大政务公开力度。认真贯彻《澳门太阳城赌城-【官网娱乐网站】: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深入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2019年,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2896条,其中,食品经营许可通过省食药监局网站、张家港人民政府网站等渠道公开4709条,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开各类双随机抽查检查结果3677条。推进新媒体公开,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及时发布市场监管的政策措施及食品药品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事项,扩大政务公开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张家港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影响力与日俱增,排名全国同类公众号及市级部门公众号前列,公众号公开各类信息303条。
三、强化公正文明规范执法,健全监督机制
(一)不断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为应对国家总局2号令的出台,及时开展《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业务培训,同时组织业务骨干参加上级局举办的专题培训,明确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参照总局范本制定出台我局《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文书格式文本》,并组织专题培训,进一步统一执法文书的使用与制作要求,增强执法文书的规范性。整理编制《市场监督管理常用法律法规汇编》电子版,内容涵盖工商、质监、食药监、价格、知识产权、盐业等执法领域,为执法人员全面了解和准确适用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做好保障工作。通过以案释法、以评代训、案例讲解等活动,开展《苏州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及省局《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评查内容和标准》培训,提升行政处罚案卷质量。
(二)强化落实法制审核制度。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对我局《行政处罚案件集体审议工作暂行规定》进行修订,明确案审会予以保留,调整局长办公会议的召集程序。全面贯彻落实《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和《行政处罚法》的集体决定制度。充实法制审核人员,调整基层法制队伍,确保法制审核人员占全局执法人员数量的5%以上。规范案件审核流程,进一步完善案件初审、复审机制,办案效率获得较大提升。2019年共审核案件1005件,组织召开26次案审会,对215件处罚案件进行了集体审议。
(三)持续加强执法监督指导。一方面,开展2018年度委托案件“回头看”,要求各分局落实案件主办人责任,围绕证据规范、程序要求、文书制作、档案管理等进行全面自查自纠。另一方面,对2019年度委托案件开展双月抽查,共计抽查154件,形成文件通报2次,点评分析6次,督促办案机构提升案件质量。
(四)切实做好复议诉讼应对。围绕行政诉讼和复议,积极做好诉前防范、诉中应对、诉后总结,主动加强与法院、主管部门、司法部门的沟通,借助公职律师和法律顾问作用,认真分析每一起诉讼复议案件的主客观原因,不断提高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应诉质量。2019年共计发生行政复议40件(含上年度结转的1件),已审结36件,具体为撤回29件,驳回1件,维持5件,确认违法1件;行政诉讼24件(含上年度结转的4件),其中,初审17件(2件在审),二审6件(3件在审),再审1件(已审结);依申请组织召开听证会9场。
(五)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会同市行政审批局,于3月份出台《撤销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骗取公司登记操作流程》,解决基层在受理方面的难题,7月份根据总局指导意见进行修订,进一步减化调查取证内容,便利受害人。牵头起草《张家港市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工作实施意见》,为全面推动全市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改造提供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争做集贸市场标准化建设排头兵。加强政府合同和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对7份涉及我局的政府合同和2部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并出具审查意见。根据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通知要求,积极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保留继续有效的代政府起草的规范性文件1件。
四、 强化重点领域监督执法,优化营商环境
(一)不断完善食品安全管控体系。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区镇达标评估三年行动,所有区镇提前一年通过验收,建成省级餐饮示范街区1个、苏州示范街区4个、省级示范餐饮店50家、苏州市级示范小作坊22家。关注“一老一小”食品安全,实现全市20家养老机构、160家学校食堂日常监管全覆盖、“明厨亮灶”全覆盖、食安责任险全覆盖。坚持风险管理预防为主方针,对全市所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风险分类分级管理,排查整改各类风险隐患1704条。完成法定抽检7898批,快速检测11941批,总体合格率98.5%。将食品安全“智慧化”社会共治防控平台建设列入政府实事工程加以推进,572家商业集中区餐饮店、重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学校食堂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平台,实现食品加工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可视化”。突出机制创新,结合全省创新网格化社会治理机制“一张网”建设要求,率先把食品监管纳入全市综治大网格,逐步实现食安治联平台与区镇综治平台的有效衔接;出台《张家港市学校食堂记分管理实施方案(试行)》,参考驾驶证记分规则,推进记分制度落地,校园食品安全“五防法”措施得到上级部门肯定。
(二)优化提升药械监管效能。深入推进医疗器械贸易集聚区现场验收及发证工作,完成现场验收九批次,共计发证44家。开展药品零售企业执业药师“挂证”行为整治,疫苗使用环节、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含特殊管理药品复方制剂的专项检查,规范相关单位经营使用行为。推进药械自助售卖,在百禾医药、第一人民医院设立自助售货机。对我市民营医疗机构分管院长、药剂科、设备科负责人等50余人进行授课培训,以药品、医疗器械法律适用与实际操作为重点,提升医疗机构对药械使用质量管理水准。
(三)强化提升特种设备安全防控水平。3月至11月集中八个月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坚持每天汇总检查数据,每月汇总隐患情况,形成了特种设备“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和“严重隐患”三本台账,覆盖我市7125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同时,为浦项(张家港)不锈钢有限公司、华昌化工有限公司、沙洲工学院等15家企业及院校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教育培训,培训达1600人次。
(四)稳步推进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战略。发布《张家港市纺织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开展纺织行业质量提升微创新成果竞赛,澳洋纺织、龙杰特纤、金陵纺织等9家企业的10项成果案例入围决赛。围绕全市重点发展的光学膜、锂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培育标准“领跑者”,申报省级标准化试点2项、省地方标准3项。建立“质量共享空间”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标准免费下载、质量辅导员在线答疑等服务。加强企业质量奖梯队建设,2家企业获评2018年度张家港市市长质量奖,2家企业获评2018年度张家港市